考试范围: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内容:
  (一) 远古到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技术的萌芽和奠基
  (二)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隋唐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明清时期传统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基本要求:
  (一)了解远古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发明创造;
  (二)了解秦汉至明清时期的重要科学技术成就;
  (三)了解古代中国的自然科学思想。
  二、西方早期科学技术
  内容:
  (一) 自然科学知识的起源
  (二)西方古代的科学技术
  (三)古代的自然观
  基本要求:
  (一)了解自然科学的萌芽和兴起;
  (二)了解西方古代的科学技术,掌握古希腊的科学思想及其科技成就;
  (三)了解西方中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
  三、近代自然科学技术
  内容:
  (一)经典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
  (二)化学的发展及主要成就;
  (三)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四)第一、二次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科学中心的转移。
  基本要求:
  (一)了解物理学的进展及理论;化学上的成就;生物学的飞跃;天地演化的研究;
  (二)了解近代技术的革命和发展,掌握近代技术革命的特点;
  (三)了解近代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四、现代自然科学技术
  内容:
  (一)现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二)宇宙探索及航空、航天技术
  (三)生命科学
  基本要求:
  (一)了解20世纪物理学的主要成就,掌握相对论及其量子力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哲学意义;
  (二)了解原子弹的研制的历史背景及国际战略格局,探讨核能的和平利用;
  (三)了解20世纪宇宙学的主要成就,掌握大爆炸宇宙学的主要内容;
  (四)了解20世纪生命科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就。
  五、当代高新技术
  内容:
  (一)新材料、新能源技术
  (二)计算机技术
  (三)信息技术
  (四)激光技术
  (五)生物技术
  基本要求:
  (一)了解新材料与新能源技的主要成就;
  (二)了解信息科学与技术、激光技术的主要成就;
  (三)了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了解克隆技术所引起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六、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内容:
  (一)科学技术概述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三)科学研究及其评价
  (四)科学研究的方法
  基本要求:
  (一)掌握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及其关系;
  (二)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理解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掌握科学研究及其评价;
  (四)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
  推荐书目:
  1. 《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青年出版社,陈美东等,2009年第二版
  2. 《科学技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显章 曾国屏主编,2006年2月第2版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593号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