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有效性分析是考研联考综合中文写作的重要题型,重点考查考生对论证过程的逻辑分析能力。想要写出逻辑清晰、分析透彻的文章,搭建合理的文章结构并拆解论证逻辑是关键。
文章整体结构搭建
论证有效性分析文章一般采用 “总 - 分 - 总” 的结构。开头部分,需简要概括题干论证的主要内容,并明确指出其存在逻辑问题,如 “上述论证通过一系列分析,试图得出 [具体结论],然而其论证过程存在诸多逻辑漏洞,难以令人信服”。这部分语言要简洁明了,直接切入主题。
中间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应分点阐述题干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每一个逻辑错误单独成段,段落开头先用简洁的语言指出错误类型,如 “首先,该论证存在概念混淆的问题” 。接着结合题干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这是一个逻辑错误,以及它如何影响论证的有效性。例如,在分析 “概念混淆” 错误时,需明确指出题干中混淆的两个概念,并解释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 。
结尾部分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题干论证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导致其结论难以成立,如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论证存在诸多逻辑缺陷,其得出的 [结论] 难以让人信服,该论证有效性值得商榷” 。
论证逻辑拆解方法
拆解题干论证逻辑,首先要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是题干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论据则是用来支持论点的理由和依据。例如,题干中若出现 “因此”“所以” 等关键词,其后往往跟着论点 。找到论点和论据后,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判断是否存在推理错误,如以偏概全、不当类比、非黑即白等 。同时,注意检查论证过程中是否存在概念不一致、数据不合理等问题,从多个角度全面拆解论证逻辑,为文章写作提供充分的分析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