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招生 计划 |
考试 科目 |
备注 |
---|---|---|---|
152 脑科学研究院
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是国际科学的重要前沿和国家的重大核心战略需求,是“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攻关任务。脑健康和脑重大疾病的防治是“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建设目标。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作为全国第一家以“脑科学”命名的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复旦大学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是国家“珠峰计划”首个批准的前沿科学中心。重组建设的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我国第一个与脑疾病相关的基础与应用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来,三家单位携手,不断积聚脑科学及交叉学科高端人才,积极探索建立推动学科发展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运行机制,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国家重大脑科学战略目标为指引,建设多学科交叉的国家级研究大平台,培养脑科学领域优秀人才,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为重要依托单位的神经生物学学科建设是复旦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上海市“基础医学”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自2013年起承担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脑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承担复旦大学神经科学跨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研究院不仅承担自身的研究生培养任务,还是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招生培养依托单位。 研究院建立了跨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二级学院独立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为了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及学术背景,帮助学生找到各方面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和实验室,研究院面向硕士生和直博生实行“2+1”轮转制度,基于“师生相互了解、双向选择”的基本原则确定最终导师,旨在以精益求精的研究生教育为国家脑科学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上海市和学校各项研究生奖学金之外,研究院还设立多个专项奖学金,为研究生的学业发展提供立体、全方位支持。
|
35 | ||
071006(学术学位)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
3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58细胞生物学(一)④911生物化学(二) | |
02(全日制)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 | |||
03(全日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因功能调控研究 | |||
04(全日制)动机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
05(全日制)血管性脑病和颅脑外伤后神经功能重塑的临床前期研究 | |||
06(全日制)视觉中枢的发育机制与弱视防治 | |||
07(全日制)疼痛和瘙痒的分子机制 | |||
08(全日制)神经环路的遗传解析 | |||
09(全日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与干预 | |||
10(全日制)抑郁症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 |||
11(全日制)神经干细胞、脑发育和脑疾病 | |||
12(全日制)自主神经生物学、针刺免疫调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
13(全日制)学习记忆的神经通讯与计算 | |||
14(全日制)大脑发育与脑疾病的分子基础 | |||
15(全日制)多能干细胞向功能神经元定向诱导分化 | |||
16(全日制)突触发育、维持和相关神经疾病发病机理 | |||
17(全日制)神经微环路的发育及功能 | |||
18(全日制)机械神经生物学 | |||
19(全日制)神经系统GPCR信号网络解析与药物靶点发现 | |||
20(全日制)癫痫及其干预机制研究 | |||
21(全日制)视网膜突触传递和调控的机制、神经退行性视网膜病变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 |||
22(全日制)磁共振成像脑网络研究 | |||
23(全日制)神经调质系统环路结构和功能 | |||
24(全日制)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干细胞移植治疗 | |||
25(全日制)胶质细胞的功能及脑疾病研究 | |||
26(全日制)视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及细胞和分子基础、疾病状态下视网膜的损伤与功能重塑 | |||
27(全日制)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发育 | |||
28(全日制)脑神经环路发育、脑发育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
29(全日制)视觉功能修复和视觉智能化应用 | |||
30(全日制)痛感觉和痛情绪的神经机制 | |||
31(全日制)血脑屏障损伤与神经炎症、脑卒中急性损伤保护与再生修复机制 | |||
32(全日制)成瘾记忆的神经环路机制 | |||
33(全日制)老年痴呆的病理机制和防治基础 | |||
34(全日制)大脑发育、进化及相关疾病的基因解码与计算生物学研究 | |||
35(全日制)奖赏与厌恶的神经机制 | |||
36(全日制)神经发育障碍的分子机制 | |||
37(全日制)躯体感觉情感成分在大脑的编码机制、愉悦型触觉调控社交行为的神经机制 | |||
38(全日制)神经系统疾病致病靶点的原创干预策略开发 | |||
39(全日制)单胺系统如何调控突触可塑性、控制行为 |
原文标题:复旦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原文链接:https://gsas.fudan.edu.cn/sszsml2024/index.html
以上就是“2024考研专业目录: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全部内容!祝您考研成功!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